高个子 低姿态
发布时间:2016-10-12 浏览次数:226
运城的七月几乎是狂热的,三十七八度的室外温度,让所有人都望而却步。尽管办公室空调不停,车间大风扇不歇,但人依然觉得浑身黏糊糊的,很不舒服。
下午刚一上班,人还没来得及落座定神,崔晓波的电话就响了——试制车间反馈:新试制完成的某车型驻车制动不解除,部分区段的制动管束与车架存在干涉,需研发现场确认并提供改制方案。
“哦,好的好的,估计是管路接得有问题,我立马下来!”说罢,他抓起杯子猛喝一大口水,转身便冲出了研发办公室。
对于试制车间的众多工友来说,研发“搞制动”的崔晓波是再熟悉不过了,一来是他那一米八五的大高个子识别度很高,再一个就是他虽然是研发工程师,但却一点架子都没有,只要车间下面有问题,随叫随到。
烈日暴晒下的试制车间就像个大蒸笼,闷热得厉害,人要想干活儿,就必须将大风扇拖到跟前正对着人吹,要不汗水根本止不住。崔晓波进到车间,找到那台试制车,在询问清楚具体问题后,便开始了故障排查工作。他先陆续检查了各个储气筒和主要阀体的管路连接情况,然后启动发动机打气、测验调试、熄火排气、再打气,就这样试制车间就出现了一个爬上爬下、忙前忙后的大个子。
15点左右,两名河北供应商的技术工程师抵达研发办公室,找崔晓波对接整车管路气密性试验的问题, 但却迟迟等不到他。经询问后得知他在试制车间,俩人就直接去车间找他了。
“师傅,请问您有看见研发制动的崔工在哪边么?”他们进了试制车间,刚好碰见领班袁师傅。
“是崔晓波吧?他在那台车……呃……的底下。”袁师傅顺手指向那台问题车,但却找不见了人,细寻一番才看到蜷在车底忙活的崔晓波。
“那大高个子一眼就能看见的,要是看不到,准又钻哪个车底鼓捣去了。”袁师傅笑着补充到。他俩顺着袁师傅手指的方向找到了那台车,凑近了才看到崔晓波正钻在车底一根根捋着制动管路。那台车的位置风扇刚好吹不到,站着的人也很快就满头大汗。
不一会儿,崔晓波忙完从车底出来,而上衣裤子也早已全部湿透了。
“崔工,你这么大个子是咋钻进去的,那底下也能放得下你?”其中一名工程师见势从包里翻出纸巾递给了崔晓波,惊奇地问到,“这样的活儿也要亲自做么?”
崔晓波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,一边笑着回答道:“挤挤总还是能进去的。这是新试制完成的车型,有问题还是亲自核查一遍的好,现在麻烦一点,往后批量才不会有问题,更何况这刹车是最要命的,质量必须保证!”
两位工程师听了,彼此相视,默默点了点头。
部门负责人点评:
“高个子,低姿态。”用这来形容崔晓波是再合适不过的。他是研发第一任制动组组长,是陪着大运一起成长起来的青年骨干。干技术就不能眼高手低,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这样勇于担当,严谨细致,永远保持一种低姿态,把一切事情都做到完美,这也是我们大运研发团队一种精神理念的践行与传承。